翻页   夜间
阿狸中文网 > 婆家子嗣单薄,我一胞多胎了 > 第168章 串门2
 
就说这都29了,离三十还远吗?
苏荷,“红星可能没遇到喜欢的人。”
王组长,“他都不处,咋知道喜不喜欢。”
苏荷,“..........”
这就过分了,不喜欢还处什么!
这人到了一定年龄要是没结婚,父母就很着急啊,到三十了有没有工作不是很重要,但是婚必须要结的,孩子必须要生的。
“他舅妈,我们两口子也去不了京市,要不你看给介绍一个?”王组长突然看向苏荷。
顾三姐表示老公说的很对,她道,“对啊小荷,看你们学校有没有年龄相仿的,认识的姑娘,你看给介绍一个呗。”
“我看啊我们要是不介绍,那小子是不打算自己找了。”
当然他们这个当爹娘的也可以帮忙张罗一下,但是他们认识的都是同事家孩子或是周围邻居。
跟红星不怎么搭啊。
苏荷,“......行,我看看吧。”
愁死人,还要她介绍对象,学校跟她关系好的姑娘就是宿舍里那几人。
首先何苗苗pass掉,这姑娘估计看不上红星,她想找个像李玉萍对象赵国华那样的,有钱有学历还长得好看的。
理解,毕竟她自己也是北大学生。
其他的陈壮壮和徐芳还有韩佳佳,这三人,红星今年28,陈壮壮19,大九岁,人小姑娘呢。
比徐芳大六岁,比韩佳佳小两岁。
再说吧,等到了首都再说,问问红星本人,想不想找对象,要是人不想找,她也不能硬塞硬介绍。
就说这孩子咋不找对象呢,苏荷也跟着愁了。
“雪儿他们过年时候也不知道回不回来。”顾三姐说道。
苏荷,“这不好说,诗意还小,路上带着麻烦。”
顾三姐点头,“这倒是。”
“等过两年诗意大了,送学校了,看看泽言能不能找到个工作,一直花存款也不是个事。”
今年年初雪儿唐泽言两口子去首都时候,顾三姐还给塞了二百块钱,这一家子在首都生活,还是租房生活,又没工作,存款能花多久。
苏荷,“我听雪儿讲,等明年就打算送诗意去幼儿园,到时候泽言就能工作了。”
“红星介绍他去运输队。”
有个亲人就是好啊,不然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一个认识的人,简直是举步难行。
顾三姐点点头,问起,“建华那个工作,也安排好了吧?”
苏荷,“安排好了,公安局我三哥有认识的人,过去上班就行了。”
“那挺好,不然建华过去,没有工作的话,还得花存款,这不如在老家待着了。”
“我听二姐说,九月一开学,唐泽旭也跟着明月走。”
苏荷,“是。”
顾三姐摇头,“一个个不知道怎么想的,这一年又不是不回来了,非得要过去,存款花完了,往后日子花什么呀。”
苏荷能说啥,她只道,“他们也不是小孩子了,肯定有自己的打算。”
顾三姐表示她理解又不理解,理解想孩子,想媳妇的痛苦,但是去了又没有工作,租房住还要养孩子。
这日子过得。
没再聊这个话题。
顾建华王组长俩人很聊得来,是个很合格的酒搭子。
从顾三姐家回去时,都已经五点钟了,顾建华喝醉了,回家躺炕上就呼呼大睡。
苏荷在他耳边,“晚上还约吗?”
顾建华半睡半醒,“...约。”
苏荷,“那你好好睡啊,晚上时候可得清醒点。”
男人喝醉了根本不行,起都起不来,除非是半醉,亦或是装的。
........
暑假时间过得飞快,很快到了八月中旬。
大队没有杀牛的,苏荷就从空间整出来三十多斤牛肉。
要做成牛肉干,带去首都。
顾建华也从公安局辞职了,一家子要搬去首都生活了那带的东西肯定很多。
一部分提前邮过去了,比如被褥自行车等物件。
儿子儿媳孙子们都要走了,这几天顾父顾母情绪不是很佳,顾父都不去钓鱼了。
顾母问苏荷,“小荷你们过年回来呢吧?”
苏荷,“肯定回来啊妈。”
顾母,“行,到时候娘多杀几只鸡,等入冬了娘给你们把鸡杀了邮过去。”
苏荷,“行呢妈。”
临行前一晚,顾父从大队买了一扇羊排,给炖了。
第二天。
一家四口早早就起了,要坐车去市里。
俩小宝很舍不得他们爷奶,“爷爷奶奶,过年时候我们回来。”
“好好好。”顾母很是不舍。
出门前顾母给苏荷塞了二百块钱,“你们在首都租房住不容易,花钱的地方多。”
苏荷收下了,“谢谢妈。”
顾建华,“爸妈你们有事让红军写信给我们。”
顾母,“知道了,我们能有啥事。”
顾建华点点头,自行车没了,他们得坐马车去县里。
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明月唐泽旭他们一家四口。
村里人都知道他们要去首都生活了,对苏荷一家倒没什么可说的,毕竟去了首都顾建华也上班。
倒是对明月唐泽旭两口子颇有微词,不过管他们呢。
明月只知道往后的日子他们一家四口不用分开了,高兴的很。
唐泽旭也是,以后可以天天见到媳妇儿了也高兴的很。
上车前苏荷去家里跟爸妈说了一下,相比于顾父顾母她爸妈还行,没那么难过,主要他们四个孩子,自从成家都没一起生活过。
所以也还好。
苏父,“你们这去首都生活,小荷白天在学校,建华他们中午回来自己做饭啊?”
苏荷,“爸你咋不问问我呢,我才是你女儿。”
苏父,“你不在学校吃嘛,你们北大有食堂啊!”
顾建华笑道,“没事爸,我自己做也行。”
只要他们一家人一起,做饭还是问题吗?
苏母瞥了一眼苏父,“这多大点事还要拿出来说。”
苏父: 多大点事这么多年你也没做饭,都是他做。
苏母给苏荷塞了二百块,“这你读大学呢,建华一个人工作也不容易...”
苏荷收下了不过还是说一句,“妈,我们有钱。”
真的很有钱啊他们。
苏母,“行了行了,走吧,有啥事给我们写信。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